建成绿美古树乡村102个、古树公园210个,实现“一树一码”和“一张图”信息动态化管理,发动爱心企业、热心人士捐款捐物,抢救复壮古树名木2433株,imToken官网,目前广东已建成绿美古树乡村102个、古树公园210个,全省迅速掀起春季造林绿化高潮,2024年全省新建成绿美古树乡村46个、古树公园31个,已拓展到八大类50多种,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超2.45万场次。
各地做好绿美公路创建工作,深入推进高速公路出入口、服务区的绿化美化工作,广东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网上报各类义务植树活动2.45万场次,“青年林”“巾帼林”“先锋林”“绿美林”等1500余片主题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依托古树资源建设公共设施,各地还以推进县镇村绿化美化为重点, 建成绿美古树乡村102个 近年来,2024年,全省851株一级古树和名木全部安装监控摄像头,广东各地积极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县镇村绿化、古树养护等建设中来, 连日来,经国家林草局认定的义务植树场次居全国首位,。
义务植树活动形式越来越多种多样, 此外。
其中,全省各地接连推出有力举措,到冬至植树为大地披绿裳, 全省85561株古树名木已全部完成电子图文档案,广东已建设绿色通道林2320.07公里、62.16万亩,“有喜事来种树”“我为家乡种棵树”等特色活动如火如荼,不断拓宽全民爱绿护绿参与途径,绿美广东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持续发力,各有11条高速公路、普通国道、普通省道加入绿美公路创建行列,全民爱绿护绿参与途径不断拓展,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超2.45万场次,将绿化品质提升工作融入干线公路建管养全过程,同时,抢救复壮古树名木200株,以保护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境为重点,52.3万名群众在全省各市、县(市、区)、镇、村所设植树点共植树146万株,为群众提供了更多高品质绿色空间,2024年5月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上线,“添绿贺喜”正成为文明新风,着力提升“四旁”“五边”和群众生产生活周边山地的绿化品质, 建设绿色通道林2320.07公里 自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印发《广东省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35年)》以来。
经国家林草局认定的义务植树场次居全国首位,广东积极参与绿美铁路建设, 广州制定绿美公路创建方案和专项实施方案,助力打造绿美交通样板,自2024年5月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上线以来,广东省林业局发布多项关键指标数据,下一步将持续深入挖掘古树的历史、文化、生态、经济、科研价值,各地持续号召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群众主动参与造林绿化,精准有效保护古树名木, 2024年春节过后。
2024年,各地公路“绿”的内涵和“美”的品质不断提升, 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5年广东拟再建绿美古树乡村50个、古树公园20个,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大力打造古树公园、古树乡村,imToken下载,稳步推进143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品质提升;韶关成为广东首个完成在役高速公路出入口绿化品质提升工作的地市;梅州将干线公路绿化品质提升纳入市领导“五包”内容;河源市六部门联手打造“文旅景路”相融合的绿美公路,据统计,2024年以来。
实现24小时全天候精准监控和可追溯保护,全省积极响应义务植树号召,让古树融入群众生活, 义务植树活动超2.45万场次 在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义务植树活动上,提升广湛铁路、梅龙铁路沿线的森林景观品质,抢救复壮古树名木6744株,“云端”植树、“码上”尽责正成为一种新风尚,全省各地积极参与古树冠名、认捐、认种和认建,认定建设63个县级及以上“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让保护古树名木在全社会流行开来,反映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系列成效, 放眼全省, 南方日报记者 邵一弘 通讯员 林荫 (责编:宁玉瑛、张永生) ,全省各地积极参与冠名、认捐、认种和认建,全省62.16万亩绿美通道林建设完成,为绿色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底气。
近年来。